精彩小说尽在书海酷评!手机版

书海酷评 > 都市小说 > 关税之战造成的失业率是多少

关税之战造成的失业率是多少

厉无咎 著

都市小说连载

金牌作家“厉无咎”的都市小《关税之战造成的失业率是多少》作品已完主人公:胡佛胡两人之间的情感纠葛编写的非常精彩:一个美国总向全世界发动关税他知道关税战会带来巨大的恶但为了选什么都可以妥这场关税最终间接导致全球约 8500 万人丧1900 年 6 26 岁的美国人胡在天津见到了令他毛骨悚然的义和胡华是他的中文在美他原名叫做胡29 年他将成为美国总但现他是英国一家地矿公司的驻华总工程面对这群缠着头巾、自称刀枪不入、喊着要杀洋人的中国胡佛心惊...

主角:胡佛,胡华   更新:2025-10-03 06:22:09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一个美国总统,向全世界发动关税战。

他知道关税战会带来巨大的恶果。

但为了选票,什么都可以妥协。

这场关税战,最终间接导致全球约 8500 万人丧生。

1900 年 6 月,26 岁的美国人胡华,在天津见到了令他毛骨悚然的义和拳。

胡华是他的中文名,在美国,他原名叫做胡佛。

29 年后,他将成为美国总统。

但现在,他是英国一家地矿公司的驻华总工程师。

面对这群缠着头巾、自称刀枪不入、喊着要杀洋人的中国人,胡佛心惊胆战。

此时他所在的天津租界内,只剩 1100 名海军。

而围困天津的义和拳,却有 25000 人之多。

并且因当时有一批装备国外武器的清军叛变,加入了义和拳。

所以在武器装备上,义和拳也丝毫不输租界内的守军。

大战一触即发,这些长辫子中国人,干瘦的身体、麻木的眼神,实在令人胆寒。

胡佛等人深知不能坐以待毙,他们很快团结起来,积极组织防御。

上天保佑。

此时围城的义和拳,内部产生了分歧,天津租界迟迟打不下来。

这为胡佛赢得了宝贵的救命时间。

他在这期间,积极投身防御工作,又是组织修路障、又是组织粮食供应,展现出非凡的领导力。

同时高举人道主义,营救了许多人。

包括后来中华民国首任国务总理,唐绍仪。

他家被义和拳的炮弹打中,妻子和婴儿都被炸死了。

他能够捡回一条命,是多亏了胡佛亲自把他营救到租界内的。

熬了一个月后,国联军入侵大清,才把胡佛等人解救出来。

这段经历,直接改变了胡佛的命运,也为他后来签署著名的《斯姆特-霍利关税法案》,埋下了一颗种子。

在此次危机之后,胡佛以保护英国矿业公司为由,炮制了《出卖开平矿务局合约》。

这是趁火打劫,他将原本属于中国的开平矿务局,卖给了一家英国公司。

而胡佛本人不仅担任这家公司的总办,还获得了 8000 股的股份,此后又明确了他 20% 的股权。

从此胡佛迅速积累个人财富,十余年间,产业遍及全球。

同时他因为在义和拳围城事件中,营救了很多人,从而个人名声大振,成为一个著名的慈善家。

1914 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有众多旅欧美国人被困在欧洲。

胡佛当时因工作被困于伦敦,和当时在天津被义和拳围困的情形,极为相似。

并且他有应对经验,就在欧洲组织各种营救活动。

特别是当时比利时面临严重的粮食短缺,胡佛成为了救济活动的实际负责人。

他在随后的两年里,来回穿梭,与德国谈判。

争取了很多粮食救助,成了一个国际英雄。

终于在 1917 年,时任美国总统威尔逊,直接指派胡佛成为食品管理局局长。

要知道威尔逊是民主党人士,而胡佛是共和党人士。

这无疑完全依赖于胡佛的个人形象,和在数次危机中的应对能力。

这是胡佛首次参政,人道主义、粮食管理、救济、慈善等字眼,就在胡佛身上留下了标签式的印记。

这是外人对胡佛的印象,但真实的胡佛,并不是这样。

真实的胡佛并没有那么多的大爱无疆,他甚至很反感那些被救助者。

救他们,完全是胡佛为了往自己身上贴标签,也就是所谓的政治作秀。

比如,后来有次美国发洪水,胡佛乘火车去救灾,还专门划拨了一节车厢给媒体。

就是用来帮他写新闻稿的。

那次明明死了至少 150 人,甚至更多,被他说成只死了 3 个人。

不管如何,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赢得了极高的赞誉和声望。

这也为他十年后登顶总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28 年,胡佛被提名为共和党总统候选人。

他的对手,是民主党的史密斯。

根据共和党的政纲,胡佛的竞选理念也随之出炉。

包括降低税收、实施保护性关税、反对农业补贴、成立新的农业机构协助合作营销协会等。

胡佛喊出的口号就是让每个锅里都有鸡,每个车库里都有车。

当时的美国社会,在一片虚假的繁华中,癫狂迷失。

本来在过去,世界上大多数重要的事情,都发生在欧洲。

但突然之间,这些事情就全都转移到了美国。

美国成了世界的中心。

不论是流行文化、金融信贷,还是军事实力、发明技术,美国全面占优。

这是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美国利用中立的优势,获得了大量的资金流入。

英、法、德这些老牌大国,在一战中损失惨重,美国趁机崛起。

当时的美国共有近 2700 万户家庭,其中 1000 万户都有汽车,1750 万户都有电话。

全世界 42% 的商品都是美国生产,80% 的电影由美国拍摄,85% 的汽车也由美国制造。

很难想象,这是在约 100 年以前。

美国人当时所享受的这些物质,很多国家要穷尽几代人的努力才会得到。

还有很多的国家,现在也还赶不上 100 年以前的美国,甚至差得非常远。

但在繁荣之下,也隐藏着致命的危机。

美国那会儿的人口为 1.2 亿,有一半的人住在农场,或者小城镇里。

直接的农业人口,占了 20% 左右。

从事农业的人很多,再加上各种机械化耕种等技术手段一上,生产力大幅提高。

农产品多得堆成山,供过于求,价格自然就很低。

这就是所谓的菜贱伤农。

当时市场上一只羊的价格,要远低于这只羊的饲养和运输等成本。

农民只能把牛奶往河里倒,因为不卖比卖还亏得少些。

随之而来的就是农民的抱怨也越来越大。

他们把这些问题归结于政府,因为政府实施的低关税,导致国外的廉价农产品冲击国内。

农民及相关人口,占了总人口的一半,对于胡佛和共和党来说,这部分选票必须要拿到手。

保护性关税、提振农业,就成了胡佛和共和党的竞选杀手锏。

而民主党这边,虽然也声称要解决农业困境,但在具体政策上,比较含糊其辞。

还有个情况,当时美国北方,制造业较发达,他们面临着来自进口商品的竞争,是积极支持高关税政策的,而共和党人就主要从北部和中西部选举产生。

与之相反,南方的棉花和烟草依赖出口,反对高关税,而民主党人就主要从南方产生。

总的来说,整个社会观念,还是偏向于高关税。

美国的政客,更关心的是经济利益,而非党派忠诚。

再加上胡佛本人多年来积累的声望,这些因素使胡佛众望所归。

最终,胡佛以碾压式的选票,成功赢得总统选举。

这里还有个小插曲,胡佛之所以能竞选上总统,还得多亏了他的前任,柯立芝的主动让位。

柯立芝是个另类的佛系总统。

他在任时,美国的繁荣被称为柯立芝繁荣。

但其实他当总统长期以来都在摸鱼,每天工作四小时,其余大部分时间是用来睡觉。

工作时,他常将脚搁在敞开的办公桌抽屉里,望着窗外,数街上的车辆。

据白宫接待员回忆描述: 没有哪位总统像他那么能睡。

别人眼中总统这个至高无上的位置,只是他眼中的浮云。

所以在 1927 年,原本政绩很好的柯立芝,表示不再竞选下一届总统。

他要去享受生活。

但他也并不支持胡佛,因为他看清了胡佛的能力,并不像他在媒体上表现的那样出众。

他认为胡佛政治作秀、爱出风头的能力,远远大于他的实际能力。

其次就是在农业问题上的分歧,胡佛主张政府干预,柯立芝两次否决,他认为要立足商业基础,反对政府操控市场。

并且认为胡佛干预主义,非常危险。

不得不说,柯立芝这个佛系总统,还是有远见的。

所以在胡佛的竞选上,柯立芝态度冷漠,既不公开反对,也不热情背书。

私下里,柯立芝称胡佛不适合收拾残局。

柯立芝为什么要把当前形势,形容为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标签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