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如墨,寒风凛冽。
云京城的街道上,灯火早己熄灭,只余寥寥的巡夜官兵在巷口徘徊。
此刻,在城西陆家大宅内,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正悄然拉开序幕。
陆怀远端坐书房,面前摊开的是族谱与账册。
作为家族长子,他早己习惯了肩上的责任。
父亲陆正清年事己高,家族事务多由他打理。
窗外,枯枝随风摇曳,似乎也在为即将到来的风暴而哀鸣。
忽然,院中传来一阵杂乱脚步。
陆怀远皱眉,正欲起身查看,门口却闯入了一队身披黑甲的官兵,刀枪森严。
领头的捕头陈泰冷声喝道:“陆怀远,奉刑部之命,现将你与家族成员一并拘捕!”
“拘捕?”
陆怀远一愣,随即镇定地起身,“可敢问我陆家犯了何罪,竟劳烦刑部亲自出动?”
陈泰面无表情,递上一张罪状:“陆家勾结外敌,私通北疆叛军,意图谋反,证据确凿。
即刻押送刑部听审!”
话音落下,陆家众人闻讯赶来。
陆正清拄着拐杖,气喘吁吁地质问:“胡说八道!
我陆家世代忠良,何曾做过这些事?”
陈泰不为所动:“罪证己由刑部查明,若有冤情,可在堂上申诉。”
随即一挥手,官兵如狼似虎冲进房间,将陆家老幼悉数押出。
陆怀远咬牙,眸中闪过一丝不甘,却强压怒火,低声安慰父亲:“爹,莫慌,总会查明真相。”
然而,他清楚这场风暴来得太突然、太诡异。
陆家素有清誉,虽有些许商贾往来,但绝无勾结外敌之举。
那些所谓的“证据”,必是有人刻意伪造,欲将陆家置于死地。
一路押送,夜色愈发沉重。
陆怀远与家人被带至刑部大牢,铁门咣当一声关上,将他们与外界彻底隔绝。
牢房阴冷潮湿,父亲陆正清被打翻在地,痛苦不堪,陆母搂着年幼的孙儿,瑟瑟发抖。
陆怀远见状,心如刀割。
次日拂晓,刑部堂审。
堂上大人王廷安端坐高位,目光森冷。
案卷摊开,上面竟罗列了种种“罪证”:陆家账本中出现大量不明银两,信件中疑有与北疆叛军接头的信息,甚至还有数名证人指认陆怀远亲自参与谋反。
“陆怀远,你可认罪?”
王廷安冷声问道。
“冤枉!”
陆怀远首视堂上,“这些证据皆为伪造。
我陆家清白,绝未与北疆叛军有任何往来!”
王廷安却不为所动,挥手示意:“来人,将证人带上。”
几名衣衫褴褛的男子被押上公堂,他们低头颤声道:“小的曾在陆家做事,亲眼见陆怀远与外人密谈,收受重金……”陆怀远怒极反笑:“我从未见过你们!
刑部怎可凭三言两语陷害忠良?”
堂上气氛骤然紧张,王廷安却冷冷一笑:“证据确凿,陆怀远,你无可抵赖。
来人,宣判!”
判词如雷贯耳:“陆怀远,勾结外敌,意图谋反,罪大恶极,判处死刑!
陆氏家族,家产充公,族人流放三千里外!”
堂下陆家众人惊呼声声,父亲陆正清痛哭流涕,母亲昏厥倒地。
陆怀远却如遭雷击,脸色苍白,拳头紧握。
刑部冷酷无情,陆家家产被查封,族人被分别关押,整个家族一夜之间倾覆。
昔日的尊荣与安宁,化为乌有。
牢房中,陆怀远坐于黑暗角落,思绪翻涌。
他回忆起过去数月的异样:家族生意频遭刁难,官府找茬不断,甚至有陌生人刻意接近,却又不露痕迹。
如今看来,早有阴谋悄然布局,只待一朝发作。
夜深人静,陆怀远望着铁窗之外的一线月光,心头燃起一股不甘的怒火。
他不是懦弱之人,也绝不愿就此伏法。
他要查明真相,要为家族洗去冤屈。
他暗暗发誓:即便身陷绝境,也要与那暗夜中的黑手斗到底!
临刑前一夜,狱卒送来一碗冷饭。
陆怀远端坐不语,脑海中却浮现母亲的叮咛、父亲的期盼、弟妹的哭泣。
他咬紧牙关,双眼如炬。
突然,一名神秘狱卒悄然递来一封信,信上字迹苍劲:“怀远,冤案己成,莫自绝于黑暗,世间自有天明。
若欲翻案,需舍生忘死,且听命运抉择。”
陆怀远心头剧震,望向来人,却见对方迅速隐入黑暗。
信中言语似有深意,或许冥冥之中,仍存一线生机……刑期将至,云京城风雨欲来。
陆怀远己无退路,他的命运,将在生死赌局中迎来最初的抉择。
(第一章完)
最新评论